王 硕: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祖籍河南洛阳.2003年进修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自由职业者,先后历经艺术经纪人,艺术网站编辑,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等。王硕之感性与理性“呵呵”是王硕一贯采用的词汇,他从不去攻击别人,也不与人争执。在任何时候,他的嘴角上始终带着一抹优雅的淡笑,他有一种完全自然的魅力与文人天性几近透明的单纯气质,然而,他的骨子里却透着感性与理性气息,两个相互矛盾却又却又各自独立的个体。初识王硕,是在画院。印象里的王硕,话语不多,但举手投足间带着淡淡的文人气息,王硕是以一个设计师与摄影家的身份进入我的视线,那时他正为画院的一位花鸟画家设计作品画集,画册的设计,无论是作品的布局,还是封面的设计,设色。都可以看出他将文人的传统与极具个人风格的设计理念融合在画册里。在随后与王硕接触的时间里,他的深度与才华总是让我感到惊讶,除了设计,摄影,同时他还是一位文人画家兼策展人。有些时候,身份的名称只是在告知公众身份的一个定位或一个最终的结果。然而,在我的理解里,王硕是在认真地“做“每一个过程,一个自己期许的过程。他是一个圆融无碍的人,来什么就接受什么,从不会做出刻意的姿态来表现什么,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看着他的摄影作品,画面里的每一个瞬间――静谧,都在诉说他所经历的生活。我就像一个无关的过客,一切的诧异,惊讶和震动,都不过是一再的证明我只是短暂地停留在画面里的某一个霎那,享受作品所带来漫步时的亲切和放任之感。他总是能准确地抓住事物赤裸裸的表面――剥去理想性的,任何本质都无法超越的感性。犹记起某位学者说过的一句话:“感性者所须有所特殊之感,即所感不同于常人,所思所想也就不同于常人,理性者,须持广博的学识与修养。”王硕的作品中,一笔一墨,流畅自然,随意轻松,设色皆简淡清雅,笔墨线条的变化中流露出文人所有的静气与文气。作品的背景穿透作品本身,他以内聚力及自身的经历转化成思维用笔墨语言表画中之其意,他的内心不仅是平静的,而且是极度自信。画中之散淡,怡然自适,都来自于他静如止水,清如明鉴 的内心状态。他的心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那种以生具来的“静”。智慧透着犀利,愉悦中带着孩童般的单纯与感性的幽默,冷静透着理性的怡然,和气夹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会偏离这个轨道。和王硕交谈,每与他谈到问题的点上时,总是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他的那份充满弹性的张力,王硕谈话时没有废话,哪怕是极简单的交谈他都能把话一语表意,从不张扬自己,显示自己。相反,他常常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不即不离,无滞无碍。文人的谦性在他的言语中自如舒展,与他相处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身上那份水性般的静,这种静使所有沉默的时光都显得和谐。欣赏王硕的人品与才华,呵呵,用老子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心善渊,予善天,言善行。”王 硕 印 象文/宋维萌宋维萌简介:背包族。京城流浪五年有余。经济类报纸编辑。《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企业报》、《中国贸易报》等报有文发表。散文合集《天使的点心盒子》已问世。没有反反覆覆的后悔,只有踏踏实实的追寻。没有人在旅途的寂寞,只有行者无疆的广博。燕子来了又去了,冬去了秋又来了,不知不觉的中,香山的枫叶已经被秋霜染成了红色,抬头仰望南行的燕阵,不禁想起那个远在深圳的朋友——王硕。远方的朋友,你还好吗?认识王硕的时候,也是在深秋的北京。非典肆虐的北京夏天,好多人都离开了这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城市。但是,王硕却在那个秋天来到了北京,为追随他的爱情。是朋友圆白菜介绍王硕来我们的隔壁住的。那段时间里,我忙于和几个文学挚友出版我们的散文集子,整天忙的不可开交,所以,对于他这个新邻居的到来,并没有太多的在意,所以就更谈不上交往了。飘在这个城市,每个人都是无根无由、擦肩而过的瞬间,少有交往其实也不奇怪,只是偶尔在走廊了见到,也就是点头打个招呼。只感觉这个男孩怎怎么这么高,长长的头发还有着自然的弯曲,颇有艺术家的风范。我们的友谊就源于我们后来出版的《天使的点心盒子》。那时,书稿找了几家设计公司都不是非常的满意。而且封面的设计一直也定不下来,眼看年关临近,自己年前出书的计划将要泡汤,甚是苦恼。忽然想到了隔壁的王硕,他当时一边工作还一边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是呀,远亲不如近邻。干嘛不求他试试?于是因为有求便有了开始。于是,我见到了王硕古道热心的侠义气的一面。虽然那时他刚到北京东方瑞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时间不是很充裕,但是,高效率的他还是在两天就拿出了三个版式设计和五个封面的设计。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抓住了文章的精髓,而且恰到好处的体现了书的立意——九位不同女性的合集。封面做的唯美而简约,让我大大折服,更令人感动的是,他还根据我文章的风格,特意为我设计了专用的稿纸。作为朋友,他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因为王硕的帮忙,我们的书很快的就出版了,而且还获得了不少的荣誉。《文艺报》还刊发了对此书的评论。这里,有王硕一份很大的功劳。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清晰的记得,那几个一起工作的日日夜夜。那段时间,他的工作也很忙。他手头有一个全国性的汽车展览所有的平面设计在他的手里,而且一本高级英语书的设计也在他的手里,加上我们的散文集,整整三个活儿压在他的手头,而且,最要命的是,三个活儿还毫无可借鉴的一丝联系。一个是女性的散文集,要着力体现哀婉清丽;一个是现代的汽车展,融合了所有时尚前卫的元素;而高级英语用书却要体现权威实用。如果换成我这样脑子一根筋的人,也许一切都会被胶合成糨糊。但是,王硕就是王硕。他不但没有把他没搅成粥,而且还做到了各个出色。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次,我们从出片公司回来,已过午夜。小区的大门已经上了锁,寒冷的冬夜,不忍心叫醒看门的大爷,于是,我们决定翻墙而过,可是我拖着刚刚病愈的双腿,简直比登天还难。好一个王硕,蹲下身,让我踩在他的肩膀上,把我推上墙顶,然后他先翻墙过去,我再踩着他的肩膀翻下去。那一次,我尝试了一次江湖中人的感觉。做为搞艺术的人,多少都给人放荡不羁的另类感觉,所以对于王硕的执着,与细腻,我多少还是有点跌眼镜的。休息的日子,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没有动静的,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好半天把他的房门敲开了,他会一脸惊愕的瞅着你,满眼的问号,原来,他在修复古字画。那个认真投入的镜头,让我不禁想起古私塾里的老学究。对于古字画的修复,王硕颇有自己的一套。在我看来已经破碎的毫无价值的画,经过他的细心收拾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昨日还破碎不堪的画面,呈现在我面前的居然是一幅完整精美的作品,实在另人佩服。偶然不忙的时候,王硕会亲自下厨房,给大家表演一下他的拿手绝活——河南焖面。他做的焖面,面条韧而不腻,油菜碧绿,豆芽嫩黄。让你怎么看怎么有食欲,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几个贪吃的女生总是会忘掉自己的减肥梦想,来个大吃特吃。也不管形象不形象了。王硕没事的时候,就往潘家园跑,到那里去寻找他要搜寻的艺术品,偶获至宝归来,他都会兴奋的象一个孩子。每每回来所带的艺术品都要给我们讲一番它的出处和艺术价值。在我看来不过是些破碟烂罐。他的敬业在我看来是少有的,因为每一个漂在北京的人都想干好一份工作,但是,是在公司给予肯定的前提下。当时,王硕是为了追寻一段至善至美的情感,才放弃了深圳优厚的待遇来到北京的,北京的工资连深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工作量大的惊人。而且,在这里他的艺术与特长的天赋,毫无显示的机会,因为,这只是简单的一些平面设计,我清楚的记得,因为回来加班的工作量比较大,设计占的空间也比较多,好几次,都看到他抱着电脑挤公车上下班。而且,工作的地点还相对来说比较远,每天往返于亚运村和民族大学之间,在路上至少要三个小时。所以,我们都认为他不会干长。可是,他自己却不是这样想。用他自己的话就说:“即使最简单的工作,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热情把他做的近善近美,因为,所有的工作我都只干一次!”他说到了,也做到了,所以,直到他携带那段美好的感情再次南下深圳,他也只在北京干了这一份工作并成功独立完成北京娱乐信报购车节的全部设计工作。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南下时,公司的领导一直在挽留他,后来,觉得他实在是去意已定,很难改变了,领导还一再表示,如果他还回北京,他的一切待遇都不会改变,设计部的位置永远给他留着。这着实给我们这些满以为他就是傻子般的付出,没想到引来的确是人格魅力上的收获与成功。这是一个流动的城市,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个城市,因为一次偶然的聚会,因为同乘一路车,因为同去一个商场购物……源于生命中可遇不可求的机缘,我们就相识了,如我跟王硕。因为同住中央民族大学社区难忘的二高913号。对于任何快乐的相识与相逢,时间都是一把残酷的利剑。因为这依然是一个游走的城市,相识只能带上短暂的标签。又一年夏末秋初的季节,他把从南方的竹子、榕树和紫竹公园捉来的小鱼留给了我,携带着他的爱情,又一次远赴深圳了,也许,他的事业注定在那个城市才能的到更长足的发展。我知道,他喜欢荷,也许,只有在南方炽热的天空下,才能展现荷的静美与高洁。所以,好多的时候,每每在融汇他的点滴记忆里想起他的时候,犹如在凌晨中乍醒的梦中遇见过他,影响模糊而又清晰,也许,他就是为我们的那本书而来,匆匆地来到这个城市,带走他的爱情,然后继续他的脚步。也许,在那个更加忙碌的世界里,他早已经忘掉了了我这样的生命过客,但是,吃一顿他做的焖面的想法却一直在好久没有得到满足的胃口里缠绕着,所以,我想,我还是在期待相逢的。九九重阳,临香山观枫叶。忽略环保采一片随信寄给远方的他。轻轻的一声——远方的朋友,你还好吗?祝福所有远在异乡的朋友。2004年10月宋维萌于中央民族大学社区